乾隆三十年(1765年)沙縣夏茂歸來一位告老還鄉(xiāng)的將軍。他簡單地修繕了幾間老房子,也不添置家具,就這樣住下。人們不解地問他:皇帝賞賜給你的錢足夠蓋一座氣派豪華的探花府,你為什么都把它拿來接濟貧苦的鄉(xiāng)親,也不置一些房產(chǎn)田地,留給子孫?他說:“子孫如果不如我,房產(chǎn)田地再多也無用;子孫如果比我強,也用不著為他們添置。”他雖然官名顯赫,但卻生活樸素,廉潔持重,舉止文雅,頗有儒將風度。他就是被乾隆皇帝戲稱為羅聾子的羅英笏。
羅英笏(1709-1778年),字榗掄,號茂溪,沙縣夏茂人。他從小喜歡習武,18歲考入武學堂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羅英笏中武舉人,乾隆四年殿試賜武探花,點授御前侍衛(wèi)。
乾隆九年,羅英笏被任命為云南維西營參將。乾隆十二年,金川安撫司莎羅奔發(fā)動叛亂出兵攻掠革布什扎及明正兩土司。四川巡撫紀山派軍彈壓。金川“其扼隘處,必有戰(zhàn)碉,瓷以石而竅于墻垣間以治石外擊,旁既無路,進須從槍石中過。故一碉不過數(shù)十人,萬夫皆阻。” 莎羅奔和他的侄孫素諾木聯(lián)合各地方勢力,憑借險要地形,仰仗高聳云際的堅固碉林,大敗清軍。清政府又命“征苗有功”的云貴總督張廣泗統(tǒng)兵三萬大軍,分兩路進攻金川地區(qū),又被戰(zhàn)敗。于是,乾隆派大學士傅恒為經(jīng)略調(diào)集精兵三萬五千人,采用提督岳鐘琪的進軍方略,分兵兩路進攻。羅英笏調(diào)任撫標參將,隨軍承辦軍務(wù)。清軍直攻莎羅奔的老巢勒烏圍。莎羅奔恐懼,求降,并“稽顙膜拜,衷甲持弓矢迎”,“請奉約束,頂經(jīng)立誓。”清軍以兵不血刃,平定金川。金川平定之后,皇帝賜御書“福”字贈送羅英笏,并提升他為貴州定廣協(xié)副將。
乾隆二十年,羅英笏擢升為陜西興安漢羌鎮(zhèn)掛印總兵。興安漢羌處在萬山之中,治安十分混亂。羅英笏到任后,整治武備,訓練士兵,清理糧餉,德威兼用,軍民心悅誠服。羅英笏離任后,當?shù)剀娒窭毡允緫涯睢?/span>
乾隆二十二年,羅英笏調(diào)任浙江定海總兵。乾隆二十四年5月,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洪任輝受英國公司派遣來華,企圖通過到乾隆皇帝面前告御狀方式,與中國政府談判,把天津作為通商口岸。洪任輝5月9日從廣州出航,佯言乘船回國,但卻偷偷地直航寧波。5月30日,當洪任輝坐船到達定海海面時,羅英笏早已派出水師等候堵載。他堅決執(zhí)行乾隆皇帝外國船只“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(mào)易,不得再赴寧波……不準入浙江海口”的詔諭,派人告知洪仁輝“仍回廣東貿(mào)易,不得在此停泊。”洪仁輝只好說出實情,希望浙江的官員能夠替他們將狀紙轉(zhuǎn)送到乾隆皇帝手中,但羅英笏斷然拒絕了洪仁輝。羅英笏派中營守備陳兆龍押送洪仁輝返回廣東。同年,羅英笏受命出任武科會試主考官。乾隆二十六年,乾隆皇帝召見羅英笏,又賜御書“福”字,并加授武顯大夫。
乾隆三十年,羅英笏告老還鄉(xiāng),回到沙縣夏茂。他以耕讀勤儉勉勵后人,從不炫耀自己的軍功戰(zhàn)績,與族中鄉(xiāng)親和睦相處。乾隆四十三年,羅英笏病逝。
文章摘自《三明歷史名人》
Copyright © 福建一建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| 閩ICP備14010372號-1 流量統(tǒng)計:472561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