撲滅火情方法多種
家庭火災一旦發生,很容易出現撲救不及時、滅火器材缺乏及在場人員驚慌失措、逃生遲緩等,最終導致重大生命財產損失。因此家庭應常備火災逃生“四件寶”:家用滅火器、應急逃生繩、簡易防煙面具、手電筒,并將它們放在隨手可取的位置。
一旦家庭發生火災,如何處理呢?李路安提醒廣大市民,發生火災時,應針對不同起火物體采用不同的滅火方法。若炒菜油鍋著火,應迅速關閉灶具開關,并蓋上鍋蓋滅火。如沒有鍋蓋,可將切好的蔬菜倒入鍋內滅火。切忌用水澆,以防燃著的油濺出來,引燃廚房中的其他可燃物。
若是家用電器起火,要先切斷電源,再用濕棉被或濕衣物將火壓滅。電視機起火,滅火時要特別注意從側面靠近電視機,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。如果是液化氣罐著火,除可用浸濕的被褥、衣物等捂壓外,還可將干粉或蘇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,在火熄滅的同時關閉閥門。液化氣閥門漏氣,要迅速打開窗戶,不要用明火。
如無力滅火,應立即撥打“119”電話報警,報警時要說清起火地點、火勢大小、燃燒物位置和聯系電話,并派人到最近的路口接應消防車。
掌握逃生技巧很重要
火災固然很可怕,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掌握一些滅火常識和逃生技能是必要的,在發生火災時應保持冷靜,通過掌握的消防知識并利用有效的逃生方法進行自救,便能化險為夷。
若起火部位在自家門外,我們用手先試一下門把手及門是否灼熱。如果不覺得熱,可用身體和腳抵住房門,小心地將門開一條縫,觀察門外火情。若煙霧彌漫,熱氣由門縫逼進灼熱難耐或用手伸到門外上方感到熱氣逼人,應立即關閉房門,向房門潑水,并用濕棉被、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門的縫隙,以暫時阻止火勢蔓延進家。若煙霧不大,門外上方熱度可以忍受,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,必要時把全身用水淋濕或披一條濕棉被,采用低頭彎腰的辦法打開房門逃生。如果火將門封住,無法由房門逃生,只有依靠外窗和陽臺。若樓層不高,可利用床單、窗簾、衣服等物品連接成救生繩捆于窗框、暖氣管等物體上,沿繩下滑逃生;也可利用墻外的下水管道下滑逃生。居住在二樓的居民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,可將床墊、棉被、沙發墊等緩沖物扔到窗下,再跳樓逃生。跳的時候應采取用手攀窗臺或陽臺外沿,身體垂直向下的姿態跳下。如果居住的樓層很高,用盡家中之物也無法擁有足夠長度的救生繩,應不時地向房門潑水爭取時間,到陽臺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揮動、呼救或利用現有長度的救生繩下滑到其他樓層暫避。如果火不但封了門,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時,我們應將門窗全部關閉,用濕棉被、毛巾、衣物等封堵門窗,同時采取打電話、敲打臉盆、向窗外拋東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員注意,以便獲救。
最后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,在逃離途中,切記不可使用電梯。因為火災中線路常被燒壞,會使你被困電梯中無法逃生。
來源: 福建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